新冠疫情防空工作会议
新冠疫情防空工作会议于近日召开,会议重点分析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并部署了下一阶段防控工作,以下是会议主要内容及相关疫情数据通报。
当前疫情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2022年12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13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8例(广东18例,上海10例,福建7例,山东5例,天津4例,浙江4例,重庆3例,四川3例,云南2例,北京1例,江苏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福建1例,重庆1例);本土病例5080例(广东2233例,北京892例,云南378例,福建345例,重庆271例,湖南205例,湖北192例,山西105例,上海89例,四川89例,天津59例,江西59例,浙江37例,山东37例,陕西34例,内蒙古33例,广西28例,江苏24例,黑龙江23例,河南22例,河北21例,海南18例,辽宁12例,贵州10例,宁夏8例,安徽7例,西藏6例,青海6例,新疆4例,吉林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47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1例,本土病例3416例(广东1541例,北京432例,重庆238例,福建184例,云南166例,四川118例,浙江83例,山东71例,陕西63例,河南58例,黑龙江55例,湖南54例,内蒙古49例,上海45例,江苏41例,贵州35例,山西33例,河北28例,天津25例,辽宁23例,江西22例,湖北21例,新疆19例,吉林15例,海南14例,广西13例,青海8例,安徽7例,甘肃7例,宁夏4例,西藏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42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13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956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905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66861例(其中重症病例237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56567例,累计死亡病例524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8673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709386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24273人。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062565例,香港特别行政区441996例(出院93855例,死亡1051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255例(出院874例,死亡7例),台湾地区961931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6619例)。
重点地区疫情数据
北京市疫情数据
2022年12月3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89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57例无症状感染者(含14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5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43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974例。
广东省疫情数据
2022年12月31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33例(广州545例,深圳75例,珠海19例,汕头7例,佛山48例,韶关10例,河源8例,梅州15例,惠州25例,汕尾6例,东莞23例,中山30例,江门12例,阳江20例,湛江31例,茂名8例,肇庆17例,清远14例,潮州22例,揭阳16例,云浮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例(广州6例,深圳8例,佛山1例,东莞3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4例(广州8例,深圳5例,珠海1例,佛山3例,东莞6例,中山1例);另有3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广州3例),全省新增出院1541例(境外输入37例),目前在院29163例(境外输入195例);新增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0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218683例(境外输入15445例),其中确诊病例42913例(境外输入6442例),无症状感染者175770例(境外输入9003例)。
上海市疫情数据
2022年12月3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0例,其中89例确诊病例中,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0例。
2022年12月3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死亡病例0例,新增本土出院45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2022年12月31日0—24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0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0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4时,上海市累计本土确诊63243例,治愈出院62494例,在院治疗589例,死亡160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5513例,出院5492例,在院治疗21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疫情防控措施部署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加强医疗资源准备:各地要加快发热门诊建设,确保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加强重症医疗资源准备,扩充重症床位,配齐医疗设备和人员。
-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
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
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
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
-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
-
强化涉疫安全保障: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疫情趋势研判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分析,当前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感染人数持续高位:全国每日新增感染者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增速有所放缓。
-
地区差异明显: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率先迎来感染高峰,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正处于上升期。
-
重症比例较低:从监测数据看,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导致肺炎或重症比例显著降低。
-
医疗资源压力增大:虽然重症比例低,但由于感染基数大,绝对数仍然较多,对医疗资源特别是重症资源形成一定压力。
-
疫苗接种效果显现: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的人群,重症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人群。
专家预测,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加,农村地区可能迎来一波感染高峰,各地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医疗资源下沉,确保农村地区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工作要求
-
提高政治站位: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
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
-
做好物资保障:加强药品、检测试剂、医疗设备等物资储备,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落实激励保障政策,合理安排轮休,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
强化督导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