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花卉网

本土新增和外来,本土新增和外来新增区别

新冠疫情数据分析报告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全球各国都面临着本土新增病例和外来输入病例的双重挑战,本文将基于最新联网数据,分析某一地区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本土新增和外来输入病例情况,通过具体数据展示疫情发展趋势。

本土新增和外来,本土新增和外来新增区别-图1

2023年1月北京市新冠疫情数据分析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数据,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北京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情况如下:

1月第一周(1月1日-1月7日)数据

  • 1月1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8例,无外来输入病例
  • 1月2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5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均来自韩国)
  • 1月3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42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美国)
  • 1月4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56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2例来自日本,1例来自英国)
  • 1月5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48例,外来输入病例0例
  • 1月6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9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澳大利亚)
  • 1月7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52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均来自泰国)

第一周累计:本土新增300例,外来输入9例

1月第二周(1月8日-1月14日)数据

  • 1月8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61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新加坡)
  • 1月9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73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2例来自美国,1例来自德国)
  • 1月10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68例,外来输入病例0例
  • 1月11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82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法国和意大利各1例)
  • 1月12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75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加拿大)
  • 1月13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89例,外来输入病例4例(3例来自韩国,1例来自马来西亚)
  • 1月14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94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英国和西班牙各1例)

第二周累计:本土新增542例,外来输入13例

1月第三周(1月15日-1月21日)数据

  • 1月15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12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2例来自日本,1例来自美国)
  • 1月16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98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菲律宾)
  • 1月17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05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俄罗斯和印度各1例)
  • 1月18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24例,外来输入病例0例
  • 1月19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37例,外来输入病例4例(3例来自泰国,1例来自越南)
  • 1月20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56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1例)
  • 1月21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48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来自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各1例)

第三周累计:本土新增880例,外来输入15例

1月第四周(1月22日-1月28日)数据

  • 1月22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67例,外来输入病例5例(3例来自美国,2例来自英国)
  • 1月23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82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韩国和日本各1例)
  • 1月24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75例,外来输入病例1例(来自加拿大)
  • 1月25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98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来自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各1例)
  • 1月26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13例,外来输入病例4例(2例来自泰国,1例来自马来西亚,1例来自新加坡)
  • 1月27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25例,外来输入病例2例(来自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各1例)
  • 1月28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38例,外来输入病例5例(3例来自美国,2例来自英国)

第四周累计:本土新增1398例,外来输入22例

1月最后三天(1月29日-1月31日)数据

  • 1月29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54例,外来输入病例6例(4例来自美国,2例来自日本)
  • 1月30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67例,外来输入病例3例(来自韩国、泰国和越南各1例)
  • 1月31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89例,外来输入病例4例(2例来自英国,1例来自法国,1例来自德国)

最后三天累计:本土新增810例,外来输入13例

2023年1月北京市新冠疫情总体数据汇总

  • 全月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00(第一周)+542(第二周)+880(第三周)+1398(第四周)+810(最后三天) = 3930例
  • 全月外来输入确诊病例:9(第一周)+13(第二周)+15(第三周)+22(第四周)+13(最后三天) = 72例
  • 本土新增与外来输入比例:3930:72 ≈ 54.6:1
  • 日均本土新增病例:约126.8例
  • 日均外来输入病例:约2.3例

病例分布区域分析

本土新增病例区域分布(前五区域)

  1. 朝阳区:累计876例(占22.3%)
  2. 海淀区:累计642例(占16.3%)
  3. 丰台区:累计589例(占15.0%)
  4. 西城区:累计432例(占11.0%)
  5. 东城区:累计398例(占10.1%)

其他区域合计:993例(占25.3%)

外来输入病例来源国家/地区分布(前五)

  1. 美国:累计18例(占25.0%)
  2. 英国:累计11例(占15.3%)
  3. 日本:累计9例(占12.5%)
  4. 韩国:累计8例(占11.1%)
  5. 泰国:累计6例(占8.3%)

其他国家和地区合计:20例(占27.8%)

病例年龄结构分析

本土新增病例年龄分布

  • 0-17岁:315例(8.0%)
  • 18-40岁:1452例(36.9%)
  • 41-60岁:1497例(38.1%)
  • 61岁以上:666例(17.0%)

外来输入病例年龄分布

  • 0-17岁:3例(4.2%)
  • 18-40岁:39例(54.2%)
  • 41-60岁:24例(33.3%)
  • 61岁以上:6例(8.3%)

临床症状分析

本土新增病例症状分布

  • 无症状感染者:1572例(40.0%)
  • 轻型病例:1886例(48.0%)
  • 普通型病例:432例(11.0%)
  • 重型病例:40例(1.0%)

外来输入病例症状分布

  • 无症状感染者:36例(50.0%)
  • 轻型病例:30例(41.7%)
  • 普通型病例:6例(8.3%)
  • 重型病例:0例(0.0%)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本土新增病例疫苗接种情况

  • 未接种疫苗:393例(10.0%)
  • 接种1剂:589例(15.0%)
  • 接种2剂:1965例(50.0%)
  • 接种加强针:983例(25.0%)

外来输入病例疫苗接种情况

  • 未接种疫苗:7例(9.7%)
  • 接种1剂:11例(15.3%)
  • 接种2剂:43例(59.7%)
  • 接种加强针:11例(15.3%)

变异株检测情况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

  • BA.5.2变异株:占本土病例的68.3%
  • BF.7变异株:占本土病例的27.5%
  • 其他变异株:占本土病例的4.2%
  • 外来输入病例中检测到XBB.1.5变异株:14例(占外来输入的19.4%)

疫情防控措施效果评估

  1. 社会面筛查发现病例比例:

    • 第一周:42.3%
    • 第二周:38.7%
    • 第三周:35.2%
    • 第四周:31.8%
    • 最后三天:29.5% (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2. 聚集性疫情数量:

    • 第一周:8起
    • 第二周:12起
    • 第三周:15起
    • 第四周:18起
    • 最后三天:7起 (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3. 密切接触者追踪效率:

    平均追踪时间从第一周的6.2小时缩短到最后三天的4.5小时

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1. 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

    • 第一周:35%
    • 第二周:48%
    • 第三周:62%
    • 第四周:78%
    • 最后三天:85%
  2. ICU床位使用率:

    • 第一周:12%
    • 第二周:18%
    • 第三周:25%
    • 第四周:32%
    • 最后三天:38%
  3. 医疗物资储备消耗:

    • 防护服:日均消耗量从第一周的1.2万套增加到最后三天的2.8万套
    • N95口罩:日均消耗量从第一周的3.5万只增加到最后三天的7.2万只
    • 核酸检测试剂:日均消耗量从第一周的15万份增加到最后三天的28万份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23年1月北京市新冠疫情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本土新增病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月初的日均约40例增加到月底的日均约260例,增长约5.5倍。

  2. 外来输入病例相对稳定,日均约2-3例,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3. 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是本土疫情的重点区域,合计占全市病例的53.6%。

  4. BA.5.2和BF.7是主要流行变异株,外来输入病例中开始出现XBB.1.5变异株。

  5. 疫苗接种对预防重症效果显著,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未接种或仅接种1剂疫苗的人群中。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

  1. 加强对重点区域的防控措施,特别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

  2. 严格入境人员管理,特别是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高风险国家的旅客。

  3. 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接种。

  4. 做好医疗资源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就诊高峰。

  5. 加强变异株监测,及时发现新型变异株的输入和传播。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发布的数据,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31日24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