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物流挑战与数据透视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对全球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流行业作为经济运行的"血脉",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聚焦新冠疫情物流公司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疫情对物流行业及社会的影响。
疫情高峰期物流公司的运营挑战
2022年春季,中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弹,以上海为例,3月至5月期间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2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764例,无症状感染者547,056例,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物流系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京东物流作为疫情期间保障物资运输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4月期间向上海运送了超过15万吨民生必需品,包括米面粮油8.2万吨、婴儿奶粉及母婴用品1.5万吨、药品1.2万吨,顺丰速运同期在上海地区投入运输车辆2,300余台,日均处理包裹量达85万件,较平时增长40%。
物流公司应对疫情的数据表现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2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1-6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12.2亿件,同比增长3.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82.2亿元,同比增长2.9%,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下降11.9%,直接反映了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冲击。
具体到地区数据,2022年4月:
- 上海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2亿件,同比下降76.5%
- 吉林省快递业务量完成1,023万件,同比下降67.3%
- 广东省快递业务量完成17.8亿件,同比下降7.8%
- 浙江省快递业务量完成12.4亿件,同比下降4.5%
保障民生物资的物流企业业务量却逆势增长,以美团买菜为例,2022年4月在上海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00%,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00万单,盒马鲜生同期在上海的线上订单量达到平时的5-6倍,日配送量超过60万单。
疫情物流中的技术创新数据
为应对疫情挑战,物流企业加速了无人配送技术的应用,2022年4-5月期间:
- 京东物流在上海投入运营的智能快递车超过100辆,累计配送物资超过70万件
- 美团自动配送车完成上海地区订单超过50万单,配送里程超过20万公里
- 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部署无人车200余台,服务覆盖上海超过200个社区
无人机配送同样取得突破,顺丰速运在深圳疫情期间启用无人机配送,累计飞行超过5,000架次,运输医疗物资超过20吨,京东物流在西安疫情期间的无人机配送网络覆盖了11条航线,日均飞行超过200架次。
国际物流数据对比
疫情对全球物流的影响同样显著,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航空货运需求(按货运吨公里计算)同比下降5.2%,运力同比下降1.2%,海运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2022年4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平均为3,123.54点,虽较3月下降5.4%,但仍比2021年同期高出42.3%。
具体航线数据:
- 上海至欧洲航线:4月平均运价6,874美元/TEU,同比下降12.3%
- 上海至美西航线:4月平均运价7,892美元/FEU,同比下降22.1%
- 上海至东南亚航线:4月平均运价1,245美元/TEU,同比上涨56.8%
疫情后期物流复苏数据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物流行业呈现快速复苏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至52.2%,较11月上升1.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 业务总量指数为52.2%,环比上升1.5%
- 新订单指数为51.6%,环比上升1.2%
- 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8%,环比上升1.3%
- 设备利用率指数为51.5%,环比上升1.1%
地区复苏数据方面,2022年12月:
- 上海市快递业务量恢复至2.8亿件,同比增长15.6%
- 北京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9亿件,同比增长12.3%
- 广州市快递业务量完成9.2亿件,同比增长18.7%
物流企业防疫投入数据
为保障员工健康和业务连续性,主要物流企业在防疫方面投入巨大,公开数据显示:
- 顺丰速运2022年累计投入防疫资金超过15亿元,为员工提供核酸检测超过5,000万人次
- 京东物流建立超过200个防疫物资储备仓,储备口罩超过1亿只,防护服100万套
- 中通快递全国网点配置智能消毒设备超过10,000台,日均消杀快件量超过1亿件
员工疫苗接种率方面,主要快递企业均达到较高水平:
- 顺丰速运:员工全程接种率98.5%,加强针接种率92.3%
- 圆通速递:员工全程接种率97.8%,加强针接种率90.5%
- 韵达快递:员工全程接种率96.7%,加强针接种率89.2%
疫情对物流成本的影响数据
疫情导致物流企业运营成本显著上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物流运行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物流企业主要成本指标:
- 人力成本同比上涨12.5%
- 防疫物资支出平均占营收的3.2%
- 燃油成本同比上涨28.7%
- 车辆消杀成本平均每车次增加15-20元
具体到企业案例,德邦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其全年防疫相关支出达2.3亿元,占总成本的1.8%,申通快递2022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单季度防疫支出增加约4,500万元,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疫情催生的物流新业态数据
疫情加速了社区团购、即时配送等新业态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
- 2022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40%
- 叮咚买菜2022年Q2营收66.3亿元,同比增长42.8%
- 达达集团2022年Q3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41%
- 闪送2022年订单量同比增长65%,注册骑手数量突破150万
冷链物流也迎来快速发展,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15.3%。
- 医药冷链市场规模达1,050亿元,同比增长18.2%
- 生鲜冷链市场规模达2,800亿元,同比增长14.5%
- 餐饮冷链市场规模达950亿元,同比增长13.1%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造成了深远影响,从数据可以看出,疫情高峰期物流业务量出现明显波动,企业防疫成本大幅增加,但同时也加速了行业技术创新和业态升级,物流公司在疫情期间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保障民生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物流行业正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复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