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挑战下的中国力量
新冠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中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2022年3月至5月上海疫情期间,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2,672例(2022年4月13日数据),无症状感染者单日最高新增超过2.3万例(2022年4月13日数据)。
以湖北省为例,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0,340例,占全国同期确诊病例的61.8%,武汉市最高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1,485例(2020年2月12日),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超过6.3万例,治愈率达94%以上。
疫情与经济数据对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但2020年全年GDP仍实现2.3%的正增长,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GDP增长8.1%,2022年增长3.0%。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数字经济逆势增长,2020年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5.7%,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生鲜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春节期间,企业微信活跃用户数增长15倍,钉钉活跃用户数增长21倍。
疫苗接种数据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90%,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超过91%,其中8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76%,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22年6月,全市累计接种疫苗超过6200万剂次,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超过80%。
疫苗研发方面,中国有5条技术路线26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7个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2021年5月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成为首个获得该认证的非西方国家疫苗。
疫情防控投入
2020-2022年,各级财政疫情防控直接支出超过4000亿元,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超过1700亿元,2021年安排超过300亿元,2022年安排超过90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疫苗费用超过1200亿元,为全民免费接种提供了保障。
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升,全国单管检测能力从2020年初的每天不足2000份提升至2022年的每天5700万份,以广东省为例,2022年全省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1800万管,按照10混1计算,可实现1.8亿人份/天。
抗洪救灾与疫情防控并行
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全国2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影响,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国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员超过1000万人次,转移安置群众超过500万人次,最大程度减少了人员伤亡。
2021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期间,郑州单日降雨量达624.1毫米,突破历史极值,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国紧急调派救援力量,7天内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47万人,没有发生疫情传播事件。
国际援助与合作
疫情期间,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2020年3月至5月,中国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口罩706亿只,防护服3.4亿套,护目镜1.15亿个,检测试剂盒2.25亿人份。
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下,中国缓债金额超过13亿美元,是G20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中国还宣布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
科技抗疫成果
疫情期间,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并率先共享病毒基因序列,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SCI期刊发表新冠相关论文超过2.5万篇,占全球总量的约20%。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等领域,健康码系统累计为超过10亿人提供服务,查询次数超过600亿次,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服务人次同比增长50倍以上。
社会心理支持
疫情期间,全国开通心理援助热线超过1000条,累计服务超过200万人次,2020年1月25日至4月7日,仅湖北省就组织心理救援队对4.3万名一线医务人员、2.7万名确诊患者和3.6万名隔离群众提供了心理干预服务。
教育系统实施"停课不停学",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超过1775万人,中小学国家云课堂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8000多节优质课程资源,累计访问量超过50亿人次。
复工复产数据
2020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超过99%,中小企业复工率达到84%,截至2020年底,全国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较2019年底增长10.5%,展现出强大经济韧性。
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202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2021年外贸规模再创新高,达到39.1万亿元。
经验与启示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抗洪救灾中展现的制度优势、物质基础和科技实力,为全球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提供了重要借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正在书写人类抗击重大灾害的新篇章。